你們知道哪些行為屬于投標文件造假嗎?
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招投標領域中,企業(yè)為了勝出獲得中標機會,可謂是使盡了渾身解數。不少企業(yè)負責人鋌而走險,各種違規(guī)操作層出不窮,比較常見的就是投標文件造假。
那么,你們知道哪些行為屬于投標文件造假嗎?
一、常見的標書造假行為
1. 以他人名義投標:投標人通過租借他人資格證書、資質證明等一系列材料,或者是以他人的名義來參與投標。
2. 業(yè)績證明造假:部分項目會根據實際需求,要求投標人提供相關的業(yè)績證明。一些不太滿足相關業(yè)績要求的投標人為了中標,可能會通過偽造等方式來滿足投標業(yè)績要求,或者拿框架協議、合同意向書等一些預約合同頂替真實業(yè)績證明。
3. 財務報表造假:為評估投標人企業(yè)經營與財務狀況,以確定投標人的履約能力,部分招標方會在招標文件里提出需要投標人提供財務報表或年度財務報表作為依據。有部分投標人為了讓公司的財務情況“更好看”,往往會在財務報表上作假。
4. 信用造假:在招投標領域,隨著信用評分機制的大力推廣,一些曾經出現過信用違約并且處罰期沒過的企業(yè),或者是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yè)為了參與投標,往往會提供作假的信用證明。
5. 偽造、變造資格、資質證書或者其他許可證件:在大多數招標文件中,招標方要求投標人提供相關的資格、資質證書或其他許可證件證明。有的投標人本身沒有相關資格、資質證書,或者其所擁有的證書等級不符合招標文件要求,但他們?yōu)榱送稑瞬⒓臃痔岣咧袠寺?,往往會偽造、變造資格、資質證書或者其他許可證件。
二、標書造假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一般來講,標書造假面臨四個方面的處罰結果:取消中標資格、罰款、取消投標資格、追究刑事責任,處罰結果一般會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確定。我們直接來看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
投標人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中標無效,給招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人有前款所列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處中標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
投標人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中標無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招標投標法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處罰。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人未中標的,對單位的罰款金額按照招標項目合同金額依照招標投標法規(guī)定的比例計算。
投標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招標投標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行為,由有關行政監(jiān)督部門取消其1年至3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
(一) 偽造、變造資格、資質證書或者其他許可證件騙取中標;
(二) 3年內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義投標;
(三) 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給招標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
(四) 其他弄虛作假騙取中標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投標人自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處罰執(zhí)行期限屆滿之日起3年內又有該款所列違法行為之一的,或者弄虛作假騙取中標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