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筑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有經(jīng)驗的承包商可能比業(yè)主更清楚工程量實際會發(fā)生的數(shù)量,當發(fā)現(xiàn)有缺項、漏項或兩者之間有較大差別時,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會采用不平衡報價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不平衡報價法有哪些。
1. 調整項目前后期價格引起的不平衡報價
投標人在報價時,匯總報價不變,把施工中先期施工項目的價格調高,后期施工中的項目價格調低。這樣,投標人就可提前獲得較多的進度款。
這種報價提高價格的項目主要有:土方工程、基礎工程和結構部分等。降低價格的項目主要有:屋面工程、裝飾工程等。
2. 建設單位(招標代理)工程量計算誤差引起的不平衡報價
投標單位在審核建設單位(代理機構)的工程量時,發(fā)現(xiàn)計算有誤,對于有經(jīng)驗的 施工單位判斷一些工程量將來造成增加的項目,價格適當報高,對于工程量將來減少的項目,價格適當報低,保持報價總價不變。投標單位在結算時,進行變更調整時對增加工程量的,相應就增加了合同總價,減少工程量時,就會減少。
3. 建設單位(代理機構)工程量清單項目描述不符引起 的不平衡報價
投標單位在審核建設單位(代理機構)的項目時,發(fā)現(xiàn)提供的清單中描述項目特征 和實際圖紙不符,就會對這些問題進行不平衡報價。例某項工程,招標方的工程量清單 特征描述寫的水泥砂漿地面,而圖紙設計是瓷磚地面。假定瓷磚地面市場價格是40元/㎡,而投標卻報20元/㎡,把20元/㎡的差價加到別的項目上。結算時,由于實際施工是瓷 磚地面,就把20元/㎡水泥砂漿地面的費用扣除,對瓷磚地面按實際價格進行重新組價, 結果投標企業(yè)就多獲了20元/㎡的工程利潤。
4. 圖紙設計存在問題引起的不平衡報價
投標單位在審核圖紙時,發(fā)現(xiàn)圖紙存在較多問題,預測到在實際施工時肯定要進行修改。投標單位就會將這些出現(xiàn)問題的報價報得很低,把差價不增加到其他報價上。造成結算中施工單位就會獲得相應的利潤。
5. 因施工方案與現(xiàn)場實際差異引起的不平衡報價
一般建設項目施工工期較長且復雜,施工方案對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有時候也有一定差異,就會產(chǎn)生變更或創(chuàng)造條件來變更,就會有利潤增加。例如,基礎開挖時的施工方案是放坡,但實際施工時,可能會受周邊地形的限制,無法放坡,須改為支護,存在這個問題,報價時就有意壓低放坡報價,把價差放在別的項目上,結算時將支護報價重新組價,從而獲取一定的利潤。
6. 暫定工程引起的不平衡報價
對于一些暫定的工程,一般由建設單位決定。有些暫定的項目可能做也可能不做,可能由另一家專業(yè)隊伍來完成,也有可能繼續(xù)交給現(xiàn)有施工單位,對于某些項目極有可能做,且是投標單位自己做,就報高價。如做的可能性不大時,就報低價,維持總報價不變。一旦在實際中做這些工程,施工單位就可多獲利。如暫定工程今后可能分包其他施工企業(yè)做的,報出低價。
7. 議標引起的不平衡報價
議標時,建設單位要求降低報價時,投標單位有意壓低工程數(shù)量小的報價,工程量大的保持不動或少動,這樣報價清單上看去有很多項報價都減了,但實際總報價卻降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