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價廉誰都喜歡,但是別人報價100萬,你報價60萬,價格差太多,就把人嚇到了。低價中標率高嗎?高;但是價格越低,中標率越高嗎?這就不一定了。當你的價格低于行業(yè)水平,就有低價搶標的嫌疑,誰知道你中標后會不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你的產品質量會不會有問題?你的交貨期或工期會不會大幅延長?況且,低價搶標不一定能搶到,但是一定會得罪同行,這樣到底值不值得?
很多人這樣想,結果馬失前蹄,煮熟的鴨子飛了。你以為關鍵參數是你們提供的,這個標就一定是你們的了?錯!招投標的江湖里,沒有一定。關系硬有沒有用?有用,但也沒啥用,誰去投標誰知道,在反腐高壓下,在越來越吹毛求疵的招標流程下,在越來越多的質疑和被質疑下,一切皆有可能。
很多人說“發(fā)布招標公告的標,基本都被內定了”。但是換個角度想,“被內定”的人心里也會很惶恐。因為你前期做了無數工作,投入很大成本,但永遠不知道會不會突然從哪里跑來一個愣頭青公司來攪局。想圍標?你當標是那么好圍的???你要找三家毫不相干的公司,還要找三個都能滿足關鍵參數的品牌,找三個投標報名人,用三家公司名義報名,付三次標書費和投標保證金,做三份完全不同的標書,最后還怕別人舉報……